時間 : 2024-12-28
焊接時是苦差,一般人都接觸不到,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焊接工人拿著電焊鉗,帶著保護頭盔在那里電焊,閃耀出點點火花吧,感覺沒什么技術含量,實際上就焊接標準其實國家也是有明確的規定的,所以說焊接并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而是具有技術含量和高標準的一份工作,規范的目的也是為了在各個過程中產品的質量能夠得以控制,所以有了此標準,所以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相關標準。
一、不良缺陷定義
1、毛邊:由于機械沖壓或切割后未處理好,導致加工件邊緣或分型面處所產生的金屬毛刺。
2、劃傷:由于在加工或包裝、運輸過程中防護不當導致產品表面出現的劃痕、削傷。
3、裁切不齊:由于產品在加工過程中定位或設備固定不當,導致產品邊緣切割不齊。
4、變形:因加工設備調校不當或材料因內應力而造成的產品平面形變。
5、氧化生銹:因產品加工后未進行相應防銹處理或處理措施不當,而導致產品表面出現銹斑。
6、尺寸偏差:因加工設備的精度不夠,導致產品尺寸偏差超過設計允許水平。
7、“R角”過大/小:產品因折彎或沖壓設備精度不夠,導致折彎處弧度過大/小。
8、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熱處理不好或材料生銹,其內部雜質導致金屬表面形成的凹痕。
9、倒圓角不夠:產品裁切邊緣因切割或沖壓原因產生的銳邊未處理成圓弧狀,易導致割手。
10、硬劃痕:由于硬物磨擦而造成產品表面有明顯深度的劃痕(用指甲刮有明顯感覺)。
11、虛焊:因焊接操作不當造成的焊接不牢固。
12、裂紋:焊后焊口處出現的裂痕。
二、焊接檢驗標準
1、焊縫應牢固、均勻,不得有虛焊、裂紋、未焊透、焊穿、豁口、咬邊等缺陷。焊縫長度、高度不均不允許超過長度、高度要求的10%。
2、焊點要求:焊點長度8~12mm,兩焊點之間的距離200±20mm,焊點位置要對稱,上下位置要統一。如加工圖紙上對焊點有特殊要求,按圖紙執行。
3、點焊間距小于50mm,焊點直徑小于φ5,焊點布置均勻,焊點上壓痕深度不超過板材實際厚度15%,且焊接后不能留有明顯的焊疤。
4、焊接后,其它非焊接部位不允許有被焊渣、電弧損傷現象,表面焊渣、飛濺物需清除干凈。
5、焊接后,零件外表面應無夾渣、氣孔、焊瘤、凸起、凹陷等缺陷,內表面的缺陷應不明顯及不影響裝配。門板、面板等重要零件還應去除焊后應力,防止工件變形。
6、焊接零件外表面應磨平,若為噴粉件、電鍍件,焊后打磨粗糙度為Ra3.2~6.3,噴漆件為Ra6.3~12.5。
7、焊接時嚴格按照圖紙尺寸及配合要求進行焊接。
8、焊接后有門的產品,焊接后要保證門和柜體(箱體)四周的縫隙均勻一致,門體轉動靈活。
9、殼體焊接后要保證裝配孔位的同心度誤差不能超過±0.2mm;特別是沉頭螺釘孔,擰上螺栓后螺帽必須要平。
三、機柜整體檢驗標準表面外觀要求
1、外形尺寸未作特別要求的按IT13級執行。機柜應方正無歪斜扭曲現象,機柜六個主面的垂直度、直線度(不直度)采用對角線法測量。公差范圍見表二。
2、機柜、門、側門、底座等零件應垂直,其垂直度采用對角線法測量,標準按表二。機柜、門、側門、底座等大平面的平面度公差應滿足表三。
3、門、面板的安裝對正及間隙要求:同一批機柜相同地方的間隙差值小于0.4。門應開啟靈活,在開啟范圍內不允許與機柜四周產生磨擦與干涉,不應有碰撞、刮漆現象。
4、機柜穩定性要求機柜裝配后必須有可靠的穩定性,不允許由于振動或其它外界作用力而翻倒。檢驗方法:使機柜傾斜10°,機柜不翻倒。在振動或其它外界作用力下,機柜不應有零、部件松脫現象,不應有異常的嚓嚓作響及搖動聲。
5、機柜安全性要求機柜外表面與人身可觸及部分的棱邊等部位要倒純及去除毛刺,對有可能造成傷害的外露尖角、棱邊、粗糙表面,在表面噴涂前要去除毛刺。機柜接地要求導電部分應無銹斑,導電性良好
看了上述小編整理的三個關于焊接標準的相關規定,相信大家對于這份工作也有了自己新的理解和改觀,小編覺得,焊接不僅在質量上有所把關,在我們現在的審美觀念來說,在外形上的整潔與客觀性也是非常的重要,所以這就在焊接的標準上有了更高的要求,然后對于焊接工人的要求就更高,是一份非常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上述內容來自用戶自行上傳或互聯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zxcq@corp.to8to.com 。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