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些梅州建材市場的建材商千方百計玩弄各種手法欺騙顧客,最常見的手法是什么呢?大家了解的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案例中講的內容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些梅州建材市場的建材商千方百計玩弄各種手法欺騙顧客,最常見的手法是什么呢?大家了解的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案例中講的內容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歸納起來是這樣幾句話:就是,在計算公式上“做手腳”,在測量工具上“調花槍”,在計算器上“玩貓膩”,在銷售合同上“鉆空子”。這其中,又以購買木材最為典型。
在梅州建材市場的顧客梁某在一個木材經銷商那里購買了1立方米木材,一共16塊木板。可是回到家以后一測量,發現只有0.57立方米,相差太大了。于是,梁某前去理論。但是經銷商只肯補給他一塊木板,也只有0.05立方米。在兩度遭到欺詐以后,氣憤的粱某向消費者委員會進行投訴。在消費者委員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先后到木材市場三次,但經銷商的態度蠻橫得很,甚至從顧客手中搶走計數單,企圖抵賴。
后來消委會以法律相告,經銷商才不得不賠償了950只元錢。這也可以使我們聯想到,如何刺激經濟增長、打開消費者的錢袋子,除了經濟因素之外,還有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心理因素,即為了防止上當受騙,顧客正在不得不謹慎花錢、謹慎消費。
所以說,政府應該從法治力度、社會規范等控制技術角度采取措施,以優化消費市場的社會心理環境。到了那個時候,“信”(信用)不信由你,而買不買在我、法不法就靠政府了。 有了誠實、公正、信用的商業倫理,百姓花錢膽就大了。更多裝修維權資訊請多關注梅州裝修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