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裝修市場上“裝修套餐”越來越多,楚雄不少裝修公司都直接提供了樣板式裝修套餐,并且有多個風格和價位可供選擇。樣板圖很精美,價格很實惠,楚雄裝修套餐究竟可不可取?
所謂套餐裝修就是把材料部分即墻磚、地磚、地板、櫥柜、潔具、門及門套等品牌主材,加上基礎裝修施工組合在一起,讓業主得到一個完善的家居裝修工程服務。因為套餐中可供消費者選擇的主材種類有限。裝修公司就可以進行大規模采購,使材料成本下降,同樣的道理施工成本也會因此降低,并且施工工藝更加純熟。唯一的缺陷就是消費者選擇余地較小,標準化裝修也會導致“千家一面”。不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追求個性,目前套餐的形式還是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這樣看來,正規的套餐還是能夠讓消費者省心裝修、得到實惠。
不過,裝修套餐帶來的問題也不少。“這里面水太深”,廣州某裝修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選套餐看起來省事,如果你真的是個“裝修盲”,很可能就“被套住慢慢餐啦”。低價吸引人、隱性消費多、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部分無良裝修公司的裝修套餐對消費者而言,絕對不是“餡餅”而是“陷阱”。
陷阱一:
低報價背后的隱性消費
不少消費者發現,拿到某些裝修公司的套餐價,確實很吸引人。然而,最終裝修實際花費卻和報價相去甚遠。究其原因,低報價背后,無良裝修公司往往故意漏項導致裝修后期業主不得不“加餐”,各種隱性消費令人苦不堪言。
近日,李女士要裝修一套二手房,通過宣傳單找到一家裝修公司,看到該公司介紹的套餐價格優惠,就簽訂了裝修合同。李女士要求原客廳的電路不變,只增加一個插座。但裝修進行中,工人將原電路全部拆毀,理由是“這二手房的電路根本不合理,不能滿足您的客廳設計未來的需求”,而重鋪電路的費用則要李女士另外買單。
白先生遇到的則是另外一種情況。他找到一家裝修套餐公司做出了一份裝修方案,該公司聲稱,“如果業主自己沒有提出額外要求,絕不會有增項等另外的支出”。然而,裝修結束后,沒過多久白先生的煩惱就來了。“吊頂建議換成著名品牌,貴是貴點但耐用,使用原來那個牌子的東西若壞了別說我沒提醒您”、“這水管太舊了,要是不換,以后漏水麻煩就大了”。聽到施工方這樣的建議,對裝修一竅不通的白先生為求安心只得一一照辦,可是再一算賬,比原來的預算超出了一大截。
記者了解到,某些裝修公司為了吸引簽單,一開始采取籠統的套餐報價,說明也很簡單和含糊不清,一般都只報單價,選用材料,工藝都沒說明。“報價單上惡意漏項,給人一種整體價格便宜的錯覺,如漏掉包門套、窗套等項目,等到施工時再向業主提起,那時業主不得不增項。”某套餐公司資深設計師透露。針對惡意增項這種情況,某裝修公司負責人表示,“行業內的人都知道,對于100平方米的居室來說,5萬多元是不可能做好精裝修的。而個別裝修公司總是用這種低套餐報價的手段來招攬客戶,之后就是變相的增項,這幾乎已經成了此種套餐裝修的潛規則了。”他說,“光這筆多出來的費用,公司就賺20%,施工隊還要分得15%”。
陷阱二:
以次充好偷工減料
個別裝修公司為消費者提供的主材品牌十分單一,等消費者交過定金再去確定具體材料的時候,才發現幾乎沒有選擇的余地。如果消費者提出更換材料,就需要另外加錢。還有很多公司打著他們的主材標配某某大品牌的產品或者夸大對主材的作用,比如瓷磚,市場上有很多著名品牌,但是因為廠家更新速度快,所以又很多次品或淘汰品就流入了套餐的市場,這樣會導致裝修完之后,今后維護很難找到相同型號的了。
孫先生找了一家裝修公司裝修新房,完工后,孫先生請一位對裝修建材稍有經驗的朋友幫忙看一看,這一看就發現了問題:衛生間(衛生間裝修效果圖)的地板磚用的竟然是馬可波羅墻地磚(釉面磚),遠遠比合同中約定好的馬可波羅墻地一體磚要便宜得多,根本不是同一個檔次的。
大部分裝修套餐都會標出所使用的裝修材料品牌,消費者往往被“科勒”、“立邦”、“蒙娜麗莎”等品牌吸引,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型號,因為有些套餐中所使用的名牌產品往往是即將被淘汰的型號或尾貨,如果消費者想更換,一般就需要增加費用。有的裝修公司故意在合同中設置一些模糊的概念,埋下以次充好的“伏筆”,如規定“裝修中若原材料沒貨時,乙方可臨時更換同檔次其他型號的材料”。還有的公司使用非通用名稱,如“某品牌乳膠漆二代、三代”。實際上該品牌的產品根本沒有這種叫法,如果合同里沒有寫清楚,那么究竟是用哪種墻漆,就是裝修公司說了算了。
此外,套餐裝修模式和傳統的裝修模式一樣還是由基礎工程和主材部分兩大部分組成,所以有些公司為了節省基礎裝修成本,要么降低基材品質要么會安排技工水平相對差的工程隊施工,用來降低基礎工程成本。如何避免裝修施工品質的陷阱?業內人士提醒,業主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就得了解公司的品質還有是否有一些可控制工程質量的技術手段。
以上就是楚雄裝修套餐低價背后的隱形消費了,不知道想要裝修的你或正在裝修的你是否發現了這些隱形消費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