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2024-12-26
說到抗震建筑,相信大家都不會特別的陌生。在現在這個經濟社會中,人們在生活中不僅追求高效,更追求品質。所以房屋的抗震效果也將被人們列入了首選。所謂的抗震建筑指的就是在發生6級地震的時候,可以防止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受到傷害的建筑物。現在基本上的一些地區的建筑物都能達到標準的6級抗震及以上,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抗震建筑的具體設計標準。
一、設計標準
甲類建筑:地震作用應高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其值應按批準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確定;抗震措施,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
乙類建筑:地震作用應符臺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況下,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8度時,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當為9度時,應符合比9度抗震設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礎的抗震措施,應符合有關規定。對較小的乙類建筑,當其結構改用抗震性能較好的結構類型時,應允許仍按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丙類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應符臺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
丁類建筑:一般情況下,地震作用仍應符合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應允許比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要求適當降低,但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不應降低。
當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時,除規范有具體規定外,對乙、丙、丁類建筑可不進行地震作用計算,但仍采取相應的抗震措施。
二、避震方法介紹
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防護的較好方法。所謂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對策。地震發生時,高層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土碎塊、以及廣告招牌,馬口鐵板、霓紅燈架等,可能掉下傷人,因此在街上走時,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盡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準備,要鎮靜,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桿和圍墻,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據小編的調查了解,在地震情況發生的時候,大部分的傷亡都是來自于建筑物的倒塌,從而更加快速直接的導致人員的傷亡。所以小編覺得,在建筑工程上造一些經得起6級及以上的抗震建筑才是最有效的解決措施,當然大家如果遇到地震這一類問題,切忌一定不要到處亂竄逃,這樣反而會發生意外。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抗震建筑設計標準以及一系列的避震介紹就到這里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上述內容來自用戶自行上傳或互聯網,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zxcq@corp.to8to.com 。
發表評論